猫扑作文

作文:100字200字250字300字350字400字450字500字550字600字650字700字750字800字850字900字950字1000字1500字2000字2500字3000字

您的位置:首页 » 素材积累 » 正文

王昌龄《听流人水调子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

王昌龄《听流人水调子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

[注]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。流人,流浪江湖的乐人;水调子,水调歌。分付:同 嘱咐 ,支配。
(1)第一句写景,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?(3分)
(2)这首诗中的 断弦 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示力。请就 断弦 这一细节作扼要赏析。(3分)
【参考答案】
(1)①交代了环境;②为全诗定下了冷僻的基调,衬托了氛围;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境。
(2)①断弦反应了筝曲的激越。(前句 岭色千重万重雨 是筝曲发明出来的音乐形象,想像瑰丽,表示音乐的繁促酣畅, 断弦 表明激越的音乐到达了琴弦的极限。)②断弦表示了弹筝人的忘情。(弹筝人发明着音乐形象,又被自己发明的音乐形象所激动,心潮澎湃,不能自己,拨断了琴弦。)③断弦也揭示了 泪痕深 的原因。(正因为筝曲激越,乐人倾情演奏,乃至 断弦 ,才深深打动了客心。
3.诗中景物表示的是什么季节?景物描述构成了怎样的环境?表示出作者怎样的心境?(5分)
【答:(1)枫林暗示了是秋季。(1分)(2)孤舟、微风、枫林三个意象集中构成了一片肃杀、悲凉的意境。(2分)(3)表示了作者深深的愁情。(2分)】
4.有人说诗歌的第三句 岭色千重万重雨 与全诗关联不大。你赞成这种说法吗?(6分)
【答:不赞成。此句不仅写岭色,也兼写筝声。不仅是视觉形象,也是音乐形象。(2分) 千重 万重 的重叠,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,对弹筝人的庞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。(剖析4分)】
5、第一句采取了怎样的表示手段?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?请扼要剖析
答:采取了借景抒情的表示手段。第一句重要通过写孤舟、微月、枫林三个典范意象,抒发了羁旅之人心坎的愁苦之情。
一只孤舟漂在江面之上,诗人坐在船上,望见天上的微月,月光与水光交相辉映;
已经是秋天了( 枫林 暗示秋天),在秋风的吹拂下,枫林发出了肃杀之声。
孤舟微月对枫林 ,集中三种景物描述,渲染了一种凄凉、凄清的意境,从而抒发出诗人心坎的愁苦之情。
6、诗的首句选取了孤舟、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,营造了怎样的氛围?(2分)
答:营造了凄清、冷寂的氛围。
7、你以为 岭色千重万重雨 一句毕竟是在写筝声还是岭色雨声?抑或是兼写筝声和岭色雨声?试作扼要剖析。(6分)
答:一、是实写岭色雨声。以淅淅沥沥的雨声来陪衬哀切的筝声,以山雨迷蒙的气象来衬托迁客的愁绪。 二、是写筝声。这里应用比方的手段,表示流人应用高明的演奏技能营造出音乐的气氛,使人仿佛置身烟雨迷蒙的环境之中,心中倍感悲凉。三、是兼写岭色雨声和筝声。孤单的诗人听着流人弹奏的哀婉的水调子,勾起了心坎的伤感。这时现实中的雨声更增加了无尽的悲凉,流人与诗人都发生了无尽的身世感叹,不禁潸然泪下。(6分。以上三种说法均可。只要答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展开具体合理的剖析即可得6分)
二:
(1)王昌龄是唐代_____诗人,善于七绝,被称为 ____ 。(2分)
(2)第一句写景,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?(3分)
(3)这首诗中的 断弦 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示力。请就 断弦 这一细节作扼要赏析。(4分) 
参考答案
(1)边塞;七绝圣手
(2)交代了环境:孤舟、微月、枫林;为全诗定了清冷的基调,衬托了氛围;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境。(每点1分)
(3)①断弦反应了筝曲的激越。(前句 岭色千重万重雨 是筝曲发明出来的音乐形象,想象瑰丽,表示乐音的繁促酣畅; 断弦 表明激越的音乐到达了琴弦的极限。)②断弦表示了弹筝人的忘情。(弹筝人发明着音乐形象,又被自己发明的音乐形象所激动,心潮澎湃,不能自己,拨断了琴弦。)③断弦也揭示了 泪痕深 的原因。(正因为筝曲激越,乐人倾情演奏,乃至 断弦 ,才深深打动了 客心 。)(答对3点给4分) 
三:
(1)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。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《琵琶行》中送别时描述环境的哪一句诗?(2分)
(2)第四句中 泪痕深 描述形象新颖,请简析 泪痕深 的原因。(4分)
(3)一、三两句同为写景,写法和作用不同,请作扼要解释。(4分)
参考答案
(1)枫林。枫叶荻花秋瑟瑟(2分)
(2)一是晚年贬官远赴外地,离别亲人朋友,容易牵动愁情而落泪;二是流浪江湖的乐人演奏了哀切的水调子,与诗人被冷落的心情相吻合,发生了同是沦落人的感叹,因而流泪多;三是看到秋景发生的悲凉之感。(答出任何两点即可)(4分)
(3)第一句写景用孤舟、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凄清的意境,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(或为筝曲的演奏供给了典范环境);第三句写景着重描述音乐,应用通感手段,想象出 千重万重雨 的视觉形象,表达听音乐时的庞杂心境。
四:
1找出写景句,说说它在全诗中的作用。(4分)找出诗中描述音乐的句子。(1分)
2 这首诗中的 断弦 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示力。请就 断弦 这一细节作扼要赏析。(6分)
参考答案
1、首句。①交代了环境;②为全诗定了清冷的基调,衬托了氛围;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境。  岭色千重万重雨。
2、①断弦反应了筝曲的激越。(前句 岭色千重万重雨 是筝曲发明出来的音乐形象,想象瑰丽,表示乐意的繁促酣畅; 断弦 表明激越的音乐到达了琴弦的极限。)②断弦表示了弹筝人的忘情。(弹筝人发明着音乐形象,又被自己发明的音乐形象所激动,心潮彭湃,不能自己,拨断了琴弦。)③断弦也揭示了 泪痕深 的原因。(正因为筝曲激越,乐人倾情演奏,乃至 断弦 ,才深深打动了 客心 。
翻译:
夜晚,天上一弯微月,江上一叶孤舟,两岸是黑沉沉的枫林。演奏者是一位流落的乐人,他的流浪之苦和思乡之愁,倾泻在筝乐之中,低婉压制的筝乐,也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。就像是飘飘洒洒永不停滞的秋雨,弥漫在山岭之上。突然,筝弦断了,乐人怀念之极,哀伤之极,以致忘情忘形;低首望去,弦断之处,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。

赏析:
 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(今湖南黔阳)贬所途中,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叹。
首句写景,并列三个意象(孤舟、微月、枫林)。我国古典诗歌中,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。而江上见月,月光与水光交辉,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。王昌龄似乎特殊偏爱这样的情景: 亿君遥在潇湘月,愁听清猿梦里长 , 行到荆门向三峡,莫将孤月对猿愁 ,等等,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。而 孤舟微月 也是写的这种意境, 愁 字未明点,是见于言外的。 枫林 暗示了秋天,也与客愁有关。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,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( 日暮秋风起,萧萧枫树林 ),真叫人觉得 青枫浦上不胜愁 呢。 孤舟微月对枫林 ,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,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(这种手段,后来在元人马致远《天净沙》中有最尽致的施展),上面的描述为筝曲的演奏支配下一个典范的环境。此情此境,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。 分付 即发付,支配意。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。 分付 同 与 字照顾,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情相印。 水调子 (即水调歌,属乐府商调曲)原来哀切,此时又融入流浪江湖的乐人( 流人 )的主观情感,怎能不引起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迁谪者心坎的共识呢?这里的 分付 和 与 ,下字皆灵巧,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,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转达于万一的。它们的作用,已将风景、筝乐与听者心情紧紧钩连,使之融成一境。 分付 双声, 鸣筝 叠韵,使诗句铿锵上口,富于乐感。诗句之妙,恰如钟惺所说: 分付 字与 与 字说出鸣筝之情,却解不出 (《唐诗归》)。所谓 解不出 。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,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。
次句刚写入筝曲,三句却提到 岭色 ,似乎又转到景上。其实,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,可说仍是写 鸣筝 的持续。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,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。也许只不过是 微月 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,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。无论是哪种境况,对迁客的情绪都有衬托衬托的作用。此外,更大的可能是奥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 石破天惊逗秋雨 的感到。 千重万重雨 不仅写岭色,也兼形筝声(犹如 大弦嘈嘈如急雨 );不仅是视觉形象,也是音乐形象。 千重 、 万重 的复叠,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,对弹筝 流人 的庞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。在写 鸣筝 之后,这样将 岭色 与 千重万重雨 并置一句中,省去任何叙写、关联词语,造成诗句多义性,含蕴丰硕,买通了视听感到,令人低回不已。
弹到激越处,筝弦突然断了。但听者情感冲动,不能自已。这里不说泪下之多,而换言 泪痕深 ,造语形象新颖。 收与 、 分付与 用字同妙,它使三句的 雨 与此句的 泪 搭成譬喻关系。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,无怪乎其多了。这想象新鲜奇特,发人妙思。 只说闻筝下泪,意便浅。说泪如雨,语亦平凡。看他句法字法应用之妙,便使人涵咏不尽。 (黄生评)此诗从句法、音韵到通感的应用,颇具特点,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发明,浑融含蓄,而非刻露,《诗薮》称之为 连城之璧,不以追琢减称 ,可谓知言。


排比句爱心是

1、爱心是一股甜甜的泉水,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;爱心是一首动听的歌谣,使生活枯燥的人...[全文阅读]

爱字的排比句

1、爱是什么?是全新的投入,是忘我的倾注,是纯真的洗礼,是勇敢的付出,是奋不顾身的追求,...[全文阅读]

关于心急的谚语

1、急行无好步,缓走当歇气。 2、夜黑风变贼作案,风紧雨急狼出窝。 3、娘挂闺女,记在心里;...[全文阅读]

成长造排比句

1、成长的烦恼是苦茶,干涩干涩的;成长的烦恼是坚冰,冰凉冰凉的;成长的烦恼是泪水,无休无...[全文阅读]

爱心写排比句

1、爱心是基石,垒起雄伟的山峰;爱心是山峰,托起火红的太阳;爱心是太阳,带来无限的温暖;...[全文阅读]

手机站 语文阅读 优秀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