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扑作文

作文:100字200字250字300字350字400字450字500字550字600字650字700字750字800字850字900字950字1000字1500字2000字2500字3000字

您的位置:首页 » 基础知识 » 正文

李清照《孤雁儿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

李清照《孤雁儿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

  世人作梅词,下笔便俗。予试作一篇,乃知前言不妄耳。
  藤床②纸帐③朝眠起,说不尽、无佳思。沈香④断续玉炉寒,伴我情怀如水。笛声三弄⑤,梅心惊破,多少游春意(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版《宋词鉴赏辞典》中为 多少春恨意 )。
  小风疏雨萧萧地,又催下、千行泪。吹箫人去玉楼空,肠断与谁同倚?一枝折得,人间天上,没个人堪寄。
  【注释】
  ①孤雁儿:词牌名。②藤床:用藤竹编成的轻便单人床。③纸帐:当时在文人高士中风行的一种特制的用坚韧的茧纸做的帐子。④沈香:沉香。⑤三弄:笛子名曲《梅花三弄》。
  【译文】
  初春的凌晨,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,却并没有好兴趣,反而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、惆怅。由于没有续添香料,玉炉已经烟消烬冷浸透了寒气,他们伴配着我,我的情感如水一样悲凉孤寂。《梅花三弄》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,春天虽然来临了,却引起了我无穷的幽恨。
  窗外风雨凄凄,更使我伤心倍增。可如今人去楼空,使人肝肠寸断。纵有满腔悲苦,却又向谁人诉说,又有谁来分担自己的哀痛呢?我折下了一枝梅花,想寄给所思念的人,可是人间天上,都找不到可以寄予的那个人。
  【浏览训练】
  (1)上片中的哪一个诗句渲染了作者凄冷的心情。(沈香断续玉炉寒)
  (2)全词以 ___ 为线索,叙述了相思之情,被梅笛挑起,被梅心惊动,又因____,无人共赏,无人堪寄而陷入绵绵长恨之中。(梅  折梅)
  (3)从全词看,上片和下片各抒写了什么内容?
  (上片:向往的世界  下片:客观现实)
赏析:
这首词写于李清照晚年,赵明诚逝世之后。全词以 梅 为线索:相思之情,被梅笛挑起,被梅心惊动;又因折梅无人共赏,无人堪寄而陷入无可排释的绵绵长恨之中。
此词前有小序: 世人作梅词,下笔便俗。予试作一篇,乃知前言不妄耳。 虽云梅词,实际上不过借梅抒怀旧之思。
床、帐、香炉,是一般闺情词的常见意象,此词也从这些物事写起,迤逦写入抒情主人公的心坎世界。这里,床,非合欢之床,而是用藤竹编成的轻便单人床。帐,亦非芙蓉之帐,而是当时在文人高士中风行的一种特制的用坚韧的茧纸作的帐子。宋人林洪在《山家清事》的 梅花纸帐 条目中描述道:于独床四周立柱,挂瓶,插梅数枝;床后设板,可靠以清坐;床角安竹书柜,床前置香鼎;床上有慷慨目顶,用细白楮(纸的代称)作帐罩之。词咏梅而从纸帐着笔,很可能指的就是 梅花纸帐 。这种床帐,暗示着清雅而淡泊的生涯。宋朱敦儒《念奴娇》词云: 照我藤床凉似水。 《鹧鸪天》词又云: 道人还了鸳鸯债,纸帐梅花醉梦闲。 但是,宿此床帐中的抒情主人公并不甘于淡泊,却深怀 无佳思 的幽怨。
以下写香。炉寒香断,渲染了一种凄冷的心情。 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销金兽 (李清照《醉花阴》)展现的那种朦胧而甜美的惆怅已经消逝,只有似断仍连的袅袅微香,随同她绵长、凄清的似水情怀。
沉静中,是谁家玉笛吹起了梅花三弄?它惊破梅心,预示了春的资讯,也吹燃了词人深埋的性命之火!
下片从向往的世界回到客观现实:充弥天地的只是萧萧的小风疏雨!尽管大自然依照自己的规律,冬尽春来,而性命的春天,却已随 吹箫人去 而永远消失,这怎不令人珠泪潸潸! 吹箫人 ,秦穆公时人萧史,他的箫声能招引凤凰。后来他和他的妻子──穆公女弄玉双双仙去。这个俏丽的神话,既暗示了她曾有过的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涯,又以 人去楼空 ,倾诉了昔日欢快已成梦幻的刻骨哀思。
最后落题,用陆凯 折梅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 典,作一跌宕:纵使春到江南,梅心先破,但天上人间,仙凡杏隔,又如何传递春的资讯!

描写春花的诗句

描述春花的诗句   描写春花的诗句(一):   1、草树知春不久归,百般红紫斗芳菲。[全文阅读]

描写老师的诗句

描述老师的诗句   描写老师的诗句(一):   1、教子教女,辛苦半辈。满头白发,甘乳一...[全文阅读]

歌颂祖国的诗歌

歌唱祖国的诗歌   歌唱祖国的诗歌(1):   《祖国颂》   六十年前   随同着一个...[全文阅读]

关于爱国的古诗

关于爱国的古诗   关于爱国的古诗(一):   1、《夏日绝句》   宋·李清照[全文阅读]

关于桃花的诗句

关于桃花的诗句   关于桃花的诗句(一):   1、桃花春水生,白石今出没。摇荡女萝枝,...[全文阅读]

手机站 语文阅读 优秀作文